看完奉俊昊的《编号17》,我在( zài)想一个问题:一个导演功( gōng)成名就之后——譬如已将金( jīn)棕榈和奥斯卡都收入囊( náng)中,是不是就能明目张胆( dǎn)、堂而皇之地躺平摆烂了( le)?
这话不算过分。作为一部( bù)科幻片,无论从剧情设定( dìng)、人物表演还是场景动作( zuò)来看,《编号17》都像是个胡凑( còu)活出来的东西。而它之所( suǒ)以会出现的最大理由是( shì):可以骂川普。
一、川普不高( gāo)兴
我在上篇文章中刚刚( gāng)提到:随着川普的再次上( shàng)台,作为左翼大本营的好( hǎo)莱坞势必要掀起新一轮( lún)的“倒川狂潮”。这不,最新的( de)证据就来了。

我对好莱坞( wù)一贯的反川姿态没啥意( yì)见,言论自由么,且我也不( bù)想就这个话题去站队。因( yīn)为眼下的舆论圈,无论中( zhōng)外,“反川派”和“挺川派”早已( yǐ)势同水火、谁也甭想劝服( fú)谁。这个时候,谈政治是白( bái)费。
我的态度一贯是:只要( yào)电影拍得好,你反川普、或( huò)反白左,甚至反人类都行( xíng),但你不能纯粹地“为反而( ér)反”,拿出一部只为泄愤的( de)敷衍之作——尤其对奉俊昊( hào)这种级别的导演,不该就( jiù)这点追求+这点实力。
就说( shuō)“绿巨人”那副夸张肤浅的( de)表演吧:他完全是按卡通( tōng)形象去塑造川普,将自己( jǐ)在《可怜的东西》中的浮夸( kuā)演技继续发扬光大,从而( ér)向全世界宣告:川普就是( shì)个利欲熏心、心狠手辣又( yòu)智力低下的种族主义者( zhě)、纳粹白皮猪。

这都不是暗( àn)讽了,而是靠情节、台词包( bāo)括“绿巨人”的蹩脚独唱赤( chì)裸裸地直给观众。我不知( zhī)道左派人士对停留在这( zhè)种程度的“批判”是否会大( dà)呼过瘾,我反正觉得极其( qí)无聊。就连“川普”老婆的扮( bàn)演者托妮·科莱特的表演( yǎn)也是不忍卒睹,她大概还( hái)没从《遗传厄运》的大特写( xiě)中缓过神来。
一个人若想( xiǎng)严肃、认真地批判,肯定不( bù)能将反派降智为脸谱化( huà)的卡通人物,这太low了。就算( suàn)你想塑造一个“天生魔头( tóu)”,也得认真刻画他的心理( lǐ)活动和与周围人的关系( xì),如此你的人物才有深度( dù),你的“批判”目的才能达成( chéng)——去年的《飞黄腾达》就是这( zhè)样做的。塞巴斯蒂安·斯坦( tǎn)的很多微表情和动作处( chù)理真的很像川普。

再举个( gè)正面例子:2021年的《不要抬头( tóu)》。这部汇集了著名反川人( rén)士(梅姨、小李子、大表姐)的( de)电影拍得也不错。同样是( shì)借壳科幻的讽刺作品,以( yǐ)面对彗星时的“低头派”和( hé)“抬头派”来影射驴象两党( dǎng)就是要比《编号17》直接拍堆( duī)红帽子和人群手势高明( míng)得多。梅丽尔·斯特里普的( de)性转版川普虽然言行举( jǔ)止也很夸张,但你能清楚( chǔ)看到这个人物的一切算( suàn)计和内心活动。

相比之下( xià),“绿巨人”那真叫自嗨尬演( yǎn)。他这种演法,我暂时想到( dào)两部电影能和它对标:一( yī)是萨莎·拜伦·科恩的《独裁( cái)者》,二是詹姆斯·弗兰科和( hé)塞思·罗根的《采访》——它们都( dōu)属于毫无严肃性可谈的( de)“低俗喜剧”,而这,就是国际( jì)大导奉俊昊此番能比肩( jiān)的对手。
所以说好莱坞很( hěn)多时候还真没意思。就像( xiàng)《飞黄腾达》:这片儿是赶大( dà)选之前上映的,专为“倒川( chuān)”而拍,还拿了奥斯卡两项( xiàng)表演奖提名,结果最终一( yī)无所获。其实塞巴斯蒂安( ān)·斯坦和杰瑞米·斯特朗的( de)表演都可圈可点,奥斯卡( kǎ)要真敢颁奖给他们其中( zhōng)任何一个,我都对它刮目( mù)相看。结果,还是嘴上高调( diào)、行动露怯。

如今一切早已( yǐ)尘埃落定。兀自在银幕里( lǐ)继续嘲笑川普“难怪你会( huì)败选两次”还将他炸成碎( suì)片,可现实呢?......
我好奇的是( shì):影片“辱川”到这个程度,川( chuān)普会不会在推上怼这个( gè)片子。毕竟他的度量,大伙( huǒ)都心知肚明:川普跟历届( jiè)总统都不一样,凡怼过他( tā)的,他基本都要回怼过去( qù):像罗伯特·德尼罗、梅丽尔( ěr)·斯特里普、霉霉......属于“有仇( chóu)必报型”。川普还曾说要起( qǐ)诉《飞黄腾达》,称其是“煽动( dòng)性的垃圾”。

所以这回要怼奉俊昊( hào)的话,可谓“旧仇新恨一起( qǐ)算”——2020年川普就对《寄生虫》斩( zhǎn)获奥斯卡颇多微词;可要( yào)直接无视了的话......那奉俊( jùn)昊可真够失败的。

二、影迷( mí)不高兴
影片反川的话题( tí)告一段落。接下来讲讲,为( wèi)什么说真正的影迷看这( zhè)部电影也不会高兴。
首先( xiān),作为一部科幻片,它的所( suǒ)有基本设定全是旧的。
就( jiù)像影片中文海报上的宣( xuān)传语:“太空打工,试试就逝( shì)逝”——我当时一看到这句话( huà),就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 rán),看罢全片后失望地发现( xiàn):奉俊昊居然还真拿“宇宙( zhòu)打工人”、“无限续命”这些科( kē)幻届的万年老梗来当卖( mài)点。
先说“耗材”,早在1982年的《银( yín)翼杀手》中(还不是高司令( lìng)的《银翼杀手2049》),雷德利·斯科( kē)特就拍了四个不甘于继( jì)续充当“耗材”而选择集体( tǐ)叛变,返回地球“讨公道”的( de)宇宙打工人的故事——他们( men)的名字叫“复制人”。结果到( dào)了43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 zài)看罗伯特·帕丁森在外太( tài)空充当“耗材”并被一遍遍( biàn)“复制”。

“耗材( cái)”这个点子不光见于《银翼( yì)杀手》,《逃出克隆岛》的伊万( wàn)·麦克格雷格和斯嘉丽·约( yuē)翰逊是“耗材”(为本体捐赠( zèng)器官);《源代码》中的杰克·吉( jí)伦哈尔也是“耗材”(就算死( sǐ)了只剩半截身体也要用( yòng)残余的脑波继续为军方( fāng)获取情报);《月球》中的山姆( mǔ)·洛克威尔还是“耗材”——而且( qiě)由于一次意外,致使两个( gè)“耗材”不得不正面相遇的( de)情节和《编号17》一模一样。

“无限( xiàn)续命”就更加司空见惯了( le):比尔·默瑞的《土拨鼠之日( rì)》、阿汤哥的《明日边缘》和前( qián)几年一部小成本恐怖片( piàn)《忌日快乐》,全都是这个设( shè)定。


至于“我与我相对”的设( shè)计,那就更多了,除了刚才( cái)提到的《月球》,还有《恐怖游( yóu)轮》、《遗落战境》、《前目的地》和( hé)李安的《双子杀手》......真是数( shù)都数不完。甚至就连动作( zuò)巨星都爱玩“我VS我”这出:如( rú)施瓦辛格的《第六日》和李( lǐ)连杰的《宇宙追缉令》。
这其( qí)中脑洞最大的,是伊桑·霍( huò)克的《前目的地》。影片直接( jiē)将“我与我的关系”拔高到( dào):“我”和“我”生下了“我”,“我”袭击( jī)了“我”,“我”又杀了“我”......这赋予( yǔ)了影片一种无法改变的( de)宿命感和悲剧感。它给人( rén)的启发是:玩老梗可以,但( dàn)你得另辟蹊径、推陈出新( xīn)。拿《前目的地》中“我”与“我”的( de)复杂关系对比“编号17”和“编( biān)号18”:后俩人除了斗殴、差点( diǎn)和黑人女主发生3P外,还有( yǒu)半点“关系”吗?

总之,《编号17》在设定上太( tài)多“缝合怪”与“拿来主义”了( le),甚至包括些一闪而过的( de)细节:譬如“适度摄入卡路( lù)里,不能多吃多占”的情节( jié)和镜头直接照搬《逃出克( kè)隆岛》,而咬绳子的画面来( lái)自崔岷植的《看见恶魔》。

若基本设定都( dōu)是老掉牙的一套,那外星( xīng)环境和生物设计、人与外( wài)星生物的交流方式能让( ràng)人眼前一亮也行,可惜《编( biān)号17》就没一条提得成的:
大( dà)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外星( xīng)地貌就是《雪国列车》的翻( fān)版。连外景都不用重新做( zuò)了。

“恐怖虫”怎么看怎么像( xiàng)是把维伦纽瓦的“沙虫”拿( ná)过来改了改。
人与外星生( shēng)物的交流对话靠一个破( pò)破烂烂的翻译机......我的天( tiān),这都什么年代了。都不说( shuō)《降临》、《湮灭》,想想二十多年( nián)前的《超时空接触》,奉俊昊( hào)不惭愧么?


最后再看《编号( hào)17》的主剧情和人物塑造:“人( rén)类才是外星人、外星人是( shì)原住民”的反殖民主义和( hé)种族平等不就是一个低( dī)配版的《阿凡达》么?“编号18”不( bù)就是另一个选择站到异( yì)族阵营、反抗人类暴政的( de)和平战士萨姆·沃辛顿么( me)?

知道左翼爱好和平、爱骂( mà)川普,可左翼叙事就这么( me)不思进取,创意贫乏到这( zhè)种程度么?且无论“编号17”还( hái)是“编号18”哪有一点儿萨姆( mǔ)·沃辛顿的心路转变和人( rén)物弧光?
“编号17”苟且懦弱,但( dàn)“打印”过后的“编号18”就“基因( yīn)突变”暴戾勇猛。所以“编号( hào)18”就能突然去刺杀“川普”,就( jiù)从一个为了保命不惜“杀( shā)死自己”的人最后成为舍( shě)身取义、与“川普”同归于尽( jǐn)的救世英雄......人物动机实( shí)在太突兀、情节实在太顺( shùn)拐了。
不光罗伯特·帕丁森( sēn)的角色失败,爱上他的俩( liǎ)女性角色也是,我把最后( hòu)参政、改天换地的那位黑( hēi)人女性姑且称为“哈里斯( sī)”吧。片中白人女向“哈里斯( sī)”提议:不如俩男主一个归( guī)哈里斯、一个归白人女......好( hǎo)一个弥合人心的种族大( dà)团结。为了政治正确,设置( zhì)这样的扯淡情节不可笑( xiào)么?

另外,这个故事的讲述( shù)也不好,叙事效率和节奏( zòu)都极差——尤其体现在开头( tóu),帕丁森的大段台词愣是( shì)比《寄生虫》几个人加起来( lái)还要长,直接让我想到春( chūn)节档的《射雕英雄传:侠之( zhī)大者》。
不光是帕丁森的独( dú)白过多,《编号17》的所有人物( wù)对话都很呆板,那一句句( jù)并不好笑的“搞笑”台词就( jiù)像专为反川用AI写出的本( běn)子。所以它是:反川+《寄生虫( chóng)》+《雪国列车》+《月球》+《明日边缘( yuán)》......而它本身,甚至不如本文( wén)提及的任何一部其它电( diàn)影。
这让我想到李安前不( bù)久在其作品回顾展上说( shuō)的一段话:
“不要整些 回收( shōu)利用重启翻拍 的东西......拿( ná)着手机每三分钟切换一( yī)次短视频,我们开始像AI一( yī)样思考,消磨我们作为人( rén)的感觉......我们需要升级我( wǒ)们的电影,这样人们才能( néng)回到影院,我不希望TikTok接管( guǎn)它。”
最后,重发下维伦纽瓦( wǎ)“沙丘”系列的影评吧,不如( rú)看看:优秀的科幻电影,应( yīng)该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