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这个看似有点“冷”的( de)电影档期,终于有一部足( zú)够硬气的港片支棱起来( lái)了。
在华语片中,大制作、高( gāo)投资的灾难片本就难得( dé),能拍出新鲜感的更是凤( fèng)毛麟角。
这部片把那种“山( shān)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 gǎn),拍得真实可信,连《流浪地( dì)球》导演郭帆都夸它有着( zhe)“扑面而来的震撼”。
灾难背( bèi)后高层的博弈对峙,犀利( lì)程度更堪比当年经典的( de)港片《寒战》。
今天,时光君和( hé)大家一起来看这部——
《焚城( chéng)》

少见的灾难片
提起灾难( nán)片,救火、台风、地震等等各( gè)种类型的灾难片,这些年( nián)来观众看了不少。
但《焚城( chéng)》营造的灾难感和末世感( gǎn),在整个华语电影领域,可( kě)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它不( bù)仅有常见的够大够火爆( bào)的灾难场面,更找到了一( yī)个独特的切入口——辐射灾( zāi)难片。

《焚城》的开头,由一场( chǎng)香港垃圾处理厂的火灾( zāi)引起。
看似普通的垃圾场( chǎng),火势迅速蔓延逐渐失控( kòng),更可怕的是泄漏出剧毒( dú)放射物“铯-137”,遇水则会加剧( jù)扩散。
24小时后伴随台风和( hé)暴雨来袭,大量致命放射( shè)物即将扩散全城,整个城( chéng)市即将毁于一旦。
电影从( cóng)一线消防员、环境保护专( zhuān)家、政府高层与资本操纵( zòng)者三重视角,呈现香港如( rú)何变成一座“焚城”。

黎杰峰( fēng)(白宇 饰)带领的消防小队( duì),不惜自我牺牲,也要守护( hù)市民平安。
环保专家范伟( wěi)立(刘德华 饰)宁愿以身入( rù)局,也要查明真相。

一边是( shì)消防员直面残酷的危险( xiǎn)现场,另一边是专家范伟( wěi)立和代理特首Cecilia(莫文蔚 饰( shì))正在“第二处前线”和各方( fāng)高层激烈讨论。
但众人似( shì)乎对这场灾难的处理,有( yǒu)着不同看法和立场,一度( dù)僵持不下。

刘德华和莫文( wén)蔚的上一次合作,还要追( zhuī)溯到19年前的《童年奇缘》了( le),这次两人再度搭档,直接( jiē)就站在了对立面上,两人( rén)唇枪舌剑互放冷枪。
疏散( sàn)群众会造成更大的恐慌( huāng),政府高层试图隐瞒真相( xiāng),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利益( yì)。
两边都是稍有不慎,就会( huì)造成更大的危机扩散。
在( zài)连环爆炸,火光冲天的环( huán)境下,这场在24小时之内层( céng)层加码的辐射灾难,即将( jiāng)危及全城。
在灾难片中,如( rú)何触发观众真实的“恐慌( huāng)感”,是电影成功的关键。

电( diàn)影《焚城》中提及的灾难,并( bìng)非凭空设想而来的。
几年( nián)前,影片监制、安乐电影老( lǎo)板江志强读到一篇新闻( wén)报道,一位美国环保专家( jiā)将100个追踪器放在计划销( xiāo)毁的电子垃圾中,想看看( kàn)这些垃圾是否会按规定( dìng)销毁。
10个月后,100个追踪器大( dà)部分竟然都还在发出信( xìn)号,且有80%的信号来自香港( gǎng),这些经由香港转运的“洋( yáng)垃圾”中,不乏含有有害物( wù)质的危险品。
以这篇新闻( wén)报道为灵感,《焚城》应运而( ér)生。
对于香港这座有“国际( jì)港”之称的城市来说,“洋垃( lā)圾”的处理问题,充满现实( shí)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 zhōng)最关键的火烧垃圾场的( de)布景,竟然是在香港本地( dì),分别用了五个不同的地( dì)方,东西南北都有,拼凑在( zài)一起才完成拍摄的。
据江( jiāng)志强透露“我们是拍完一( yī)部分,再把它用特效加进( jìn)来,所以拍得很辛苦,但很( hěn)值。”
连张艺谋导演也称赞( zàn)说,《焚城》这样讲述“危险物( wù)质泄漏”引发末日灾难的( de)大片很少见,“填补了香港( gǎng)电影的空白”。
文戏出彩
除( chú)了大量紧张刺激的特效( xiào)场面,《焚城》更好看的地方( fāng),还在于灾难绝境下的政( zhèng)治博弈。
这场看起来是天( tiān)灾的垃圾场大火,实则是( shì)由高危“洋垃圾”引发的人( rén)祸。
片中奸商违规走私“洋( yáng)垃圾”,背后是常人难以想( xiǎng)象的巨额收益链条。

一张( zhāng)谈判桌上的秘密会议,直( zhí)接决定了香港700万人的性( xìng)命。
范伟立坚持把人民的( de)安全放在首位,而莫文蔚( wèi)饰演的政府高层Cecilia,被其背( bèi)后的资本奸商捆绑利用( yòng)。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官场( chǎng)、商界高层的利益纠葛,到( dào)底有没有人民安危重要( yào)?
这两个派别在谈判桌上( shàng)的冲突,不仅仅是角色间( jiān)的唇枪舌剑,也是对整个( gè)社会价值观的深刻拷问( wèn)。
双方交锋的每一段对峙( zhì)台词,都写得精彩够味。
最( zuì)令人动容的是这句,范伟( wěi)立拍着桌子大声质问在( zài)场高官,“你们坐在冷气房( fáng)里,知不知道下面有多危( wēi)险!”

镜头迅速切换到消防( fáng)员们在一线面对火光冲( chōng)天,拼死救援的场景,这和( hé)高官们的互相推诿的虚( xū)伪嘴脸,形成鲜明对比。
在( zài)这场灾难中,有人赴汤蹈( dǎo)火冲在前线,有人心怀愧( kuì)疚以身入局,有人掩盖真( zhēn)相另有阴谋,有人为了一( yī)己私利,不惜赌上所有市( shì)民的性命。
很多人都说《焚( fén)城》很像“灾难版《寒战》”,文戏( xì)拍得尤其出彩。
这种比喻( yù)确实很贴切,当年,《寒战》被( bèi)誉为是《无间道》后的最强( qiáng)港片。
“寒战”意味着没有硝( xiāo)烟的冷战,影片把镜头对( duì)准香港警方内部,全方位( wèi)展现了警队高层的权谋( móu)斗争与香港的法治精神( shén)。
《寒战》把官场文戏拍到了( le)一个前所未见的高度,梁( liáng)家辉和郭富城唾沫横飞( fēi)的激烈对峙,还有刘德华( huá)那句“非常时期,用非常方( fāng)法”,都比机枪扫射更让人( rén)震撼。

影片中关于两个派( pài)别,多组人物之间的明争( zhēng)暗斗,令观众久久回味。
有( yǒu)意思的是,《寒战》的制片人( rén),同样也是江志强。
12年后,《焚( fén)城》中的官场对峙与人性( xìng)博弈,比《寒战》更辛辣大胆( dǎn),讽刺力度拉满,直接戳破( pò)官员与商人那层冠冕堂( táng)皇的面纱。

比如在辐射扩( kuò)散、全城即将失守的情况( kuàng)下,莫文蔚饰演的临时特( tè)首,一边下令“封锁消息”,连( lián)逃生的机会都不留给普( pǔ)通人。一边趁会议休息时( shí),立刻打私人电话让丈夫( fū)带儿子离开香港。
当她路( lù)过走廊时,发现其他高官( guān)都纷纷打起私人电话,悄( qiāo)悄传递消息。
这一幕让人( rén)倒吸一口凉气:不是只有( yǒu)高层官员才有家人,每个( gè)人都有自己最关心的家( jiā)人,他们同样拥有知情权( quán)啊!

《焚城》的另一条故事线( xiàn),还体现在了拯救全港的( de)消防小队成员身上。在所( suǒ)有人都在拼命撤退时,他( tā)们逆行集结,集体奔赴最( zuì)危险的火场。
明知可能是( shì)“有去无回”,黎杰峰等消防( fáng)员仍然接下艰巨的使命( mìng),他们身穿沉重的防护服( fú),用血肉之躯,挡在了所有( yǒu)人,甚至是整个城市面前( qián)。
这也让身为消防员家属( shǔ)的刘德华格外动容,他坦( tǎn)言“我父亲是消防员,每一( yī)次他工作的时候,我们都( dōu)会紧张”。
当灾难降临,全城( chéng)陷入混乱时,众人合力推( tuī)车、为救护车开道,陌生人( rén)在超市中互相交换仅有( yǒu)的物资,医护人员更是彻( chè)夜不眠地救助伤员。
这些( xiē)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瞬间( jiān),是灾难中温暖的一抹亮( liàng)色。
港片新复兴
谈到《焚城( chéng)》,影片监制江志强曾表示( shì),“在内地市场,观众越来越( yuè)觉得我们香港电影没有( yǒu)特别的东西,《焚城》就是想( xiǎng)让观众知道,香港电影不( bù)是永远都是一个套路。”
确( què)实,港片曾陷入充满疲态( tài)的“套路”之中。
多年不变的( de)警匪片元素,排列组合式( shì)的那几张老面孔,不走心( xīn)的情感表达,很多人开始( shǐ)唱衰“港片已死”。
但最近几( jǐ)年,港片开始变了,变得更( gèng)有骨气,有人味儿,更有“情( qíng)绪输出”了。

纵观近几年的( de)港产佳作,从邱礼涛的《拆( chāi)弹专家2》到陈木胜的《怒火( huǒ)》,从韦家辉的《神探大战》、黄( huáng)子华主演的《毒舌律师》再( zài)到和今年的《九龙城寨之( zhī)围城》和《焚城》,无不是在宣( xuān)泄着某一种复杂的情绪( xù)。
其中可以统一地提炼出( chū)一个字:怒。
过去的几年,由( yóu)于疫情冲击,很多人消费( fèi)降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xiǎng)。
在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下( xià),港片创作者们的集体意( yì)识都在指向,为现实提供( gōng)一个足以宣泄的出口,为( wèi)现实寻找一个可供慰藉( jí)的港湾。
这份情绪上的宣( xuān)泄,也造就了新一代港式( shì)“爽片”的特点。
不仅仅要有( yǒu)大场面视觉刺激的爽感( gǎn),更要让观众相信:抗争是( shì)有用的,真理是可信的,真( zhēn)情是可贵的。
尽管电影不( bù)会成为现实,也要为现实( shí)提供希望与力量,要为观( guān)众们“出一口气”。
在时光君( jūn)采访江志强时,他提到拍( pāi)这类大片投资颇高,确实( shí)风险很大,但他想告诉大( dà)家,“我们香港还是可以有( yǒu)好电影”。

让时光君欣慰的( de)是,《焚城》背后传递出的信( xìn)号,即香港电影没有放弃( qì)。
没有放弃高风险的大制( zhì)作,没有放弃扶植新生力( lì)量,没有放弃延续过往的( de)传统,更没有放弃扎根于( yú)本土现实的犀利表达。
所( suǒ)以,才有了现在“港片复兴( xīng)”的成绩。
比如《明日战记》是( shì)耗时十年完成的科幻巨( jù)制,扛起新时代港片科幻( huàn)片的大旗。
比如《白日之下( xià)》《年少日记》这样的现实主( zhǔ)义力作,站在人文关怀的( de)视角,为底层民众发声,坚( jiān)守创作者的表达。
比如《九( jiǔ)龙城寨之围城》以生猛、极( jí)致的风格,让港式动作片( piàn)回魂。
比如《焚城》以高投资( zī)、大制作的勇气,蹚出了一( yī)条港产灾难片的新路。
保( bǎo)持这样的势头,我们仍可( kě)以期待香港电影接下来( lái)会变得更好。
作者: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