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引发哲学思考的宇( yǔ)宙航行,
沦为了走马观花( huā)式的流水账。
文 | 熟苹果
排( pái)版编辑 |Joy
本月,由“日本动漫( màn)之父”手冢治虫原作《火之( zhī)鸟:望乡篇》改编的剧场版( bǎn)动画作品——《火之鸟:伊甸之( zhī)花》在内地正式上映。
集结( jié)了宫泽理惠、洼冢洋介等( děng)实力派演员,预告看起来( lái)也仪式感拉满——本以为这( zhè)是能让日漫迷们欢呼雀( què)跃的作品,结果却在这个( gè)新片扎堆、竞争激烈的市( shì)场下几乎没掀起任何波( bō)澜。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 xiǎn)示,截至发稿,该片票房才( cái) 75 万元,仅相当于同期上映( yìng)的另一部日本动画《触碰( pèng)你》票房的五分之一;
影片( piàn)星影汇“想看”人数不足 4000 人,猫( māo)眼“想看”人数不足万人,整( zhěng)体热度乏力。
放眼手冢治( zhì)虫及其《火之鸟》系列在整( zhěng)个日本动漫史的地位来( lái)看,这样的成绩无疑令人( rén)遗憾。
身为日本动漫界的( de)精神领袖,手冢治虫一生( shēng)创作了近 500 部作品,《铁臂阿( ā)童木》《怪医黑杰克》《缎带骑( qí)士》《新宝岛》等经典之作,不( bù)仅在东亚地区影响深远( yuǎn),更是世界动漫爱好者心( xīn)中的不朽丰碑。
宫崎骏、今( jīn)敏、大友克洋等后来的日( rì)本动画大师,无一不深受( shòu)其作品启迪。
《火之鸟》系列( liè)是手冢治虫的创作生涯( yá)中,最具代表性的巅峰作( zuò)品,贯穿了他的职业大半( bàn)生。
该系列始于 1954 年,历时 30 余( yú)年创作,由多个独立成篇( piān)的动漫故事组成,总共包( bāo)含 12 个篇章(黎明篇、未来篇( piān)、大和篇、宇宙篇、凤凰篇、复( fù)活篇、羽衣篇、望乡篇、乱世( shì)篇、生命篇、异形篇、太阳篇( piān)),“现代篇”因 1989 年手冢治虫去( qù)世,尚未完成。
在这漫长的( de)创作过程中,手冢治虫将( jiāng)自己对生命起源、文明兴( xīng)衰、伦理困境、宇宙本源等( děng)诸多宏大命题的思考融( róng)入其中,不断打磨作品,使( shǐ)其质量上乘。
△《火之鸟:未来( lái)篇》
以至于《火之鸟》系列极( jí)大地提升了日本动漫整( zhěng)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 jià)值,被普遍认为是日本漫( màn)画界的最高杰作,甚至被( bèi)赞誉为 “日本漫画观止”。
但( dàn)就是这样一部具有划时( shí)代意义的经典之作,改编( biān)成动画电影后为何在票( piào)房市场遭遇这般冷遇?
或( huò)许,这正是我们重新审视( shì)《火之鸟:伊甸之花》的契机( jī)。
01 打开《火之鸟:伊甸之花》的( de)正确姿势
想要看懂《火之( zhī)鸟:伊甸之花》,首先得明白( bái) “火之鸟” 代表着什么。
在原( yuán)著里,“火之鸟”是穿梭在宇( yǔ)宙各处的超生命体,拥有( yǒu)着博大的智慧与无边的( de)力量,能够与各种生物进( jìn)行心灵交流。
其存在的意( yì)义,是引导宇宙生命回归( guī)正确的道路,并惩罚贪得( dé)无厌的恶徒。
它的每一次( cì)出现,对于主角们都预示( shì)着一种变革或者重生的( de)契机。
漫画《火之鸟:望乡篇( piān)》从 1976 年开始连载,此时正值( zhí)手冢治虫创作中期,技法( fǎ)与思想均臻成熟,被视为( wèi)作者艺术风格的集中体( tǐ)现。
其故事发生在未来,那( nà)时的地球人口数量爆炸( zhà),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主人( rén)公罗米与恋人丈二为逃( táo)离困境,购买小行星“伊甸( diān) 17 ”作为新家园。
△丈二(左)与罗( luó)米(右)在伊甸 17 的新家园
△两( liǎng)人在伊甸 17 的新家园
然而( ér)丈二却意外遇难,留下已( yǐ)有身孕的罗米。
罗米独自( zì)在荒凉的“伊甸 17 ”上,肩负着( zhe)延续人类血脉的重任。
△罗( luó)米在伊甸 17 生下儿子凯恩( ēn)
无奈之下,她被迫选择和( hé)儿子近亲繁衍。但她很快( kuài)发现,近亲繁衍会导致后( hòu)代基因缺陷严重,文明延( yán)续面临巨大挑战。
就在这( zhè)时,“火之鸟”展现了神奇的( de)力量。
它引导着罗米,认识( shí)了外星人“姆比”。随后罗米( mǐ)与姆比结合,生下了混血( xuè)儿寇姆,顺利解决了后代( dài)基因缺陷的问题。
△与罗米( mǐ)繁衍后代的外星人叫姆( mǔ)比,拥有极强的生存能力( lì)
△外星混血寇姆
随着时间( jiān)推移,“伊甸 17 ”日益繁荣,但罗( luó)米却越来越思念地球。
寇( kòu)姆非常崇拜罗米,把她视( shì)为“伊甸 17 的文明之母”。
所以( yǐ)当罗米决定重返地球时( shí),寇姆也义无反顾地陪着( zhe)她穿越浩瀚星海,给予她( tā)最大程度的支持。
归乡的( de)旅程充满了艰难险阻,宇( yǔ)宙中隐藏着无数未知的( de)危险。在途中,罗米不幸身( shēn)负重伤,生命只剩下了最( zuì)后几天。
然而,就在她历经( jīng)千辛万苦回到地球后,却( què)发现地球早已面目全非( fēi),不再是她记忆中那个美( měi)好的家园。
心灰意冷的罗( luó)米,最终恳请地球联络员( yuán)牧村,在自己去世后将骨( gǔ)灰送回“伊甸 17 ”,安葬回丈夫( fū)身旁,让自己在另一个世( shì)界不再孤单。
由于罗米离( lí)世,“伊甸 17 ”开始出现权力真( zhēn)空,星际商人趁机而入,向( xiàng)当地居民售卖手枪、烟酒( jiǔ)、毒品等各类能勾起欲望( wàng)的物品。
△星际商人兹达班( bān)有 8 分之 1 地球人血统,性格( gé)狡诈贪婪
在贪婪的侵蚀( shí)下,“伊甸 17 ”的文明逐渐走向( xiàng)毁灭。
“火之鸟”目睹这一切( qiè),并未选择直接干预,而是( shì)放弃了整个“伊甸 17 ”的文明( míng)系统,促进其更快崩溃瓦( wǎ)解,回归荒芜。
“火之鸟”的超( chāo)然并非冷漠,而是一种对( duì)宇宙规律的尊重。
它深知( zhī),时代的兴衰、生命的轮回( huí),都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 de)力量。
而人类的贪婪、狡诈( zhà)和愚昧,才是导致文明灭( miè)亡的根源。
可以说,原著故( gù)事里,“火之鸟”既是贯穿始( shǐ)终的哲学符号,也是推动( dòng)情节发展的关键力量。
它( tā)引导罗米建立文明、追寻( xún)故乡,最后带着罗米的记( jì)忆飞向宇宙,完成了一场( chǎng)关于生命轮回、文明宿命( mìng)与身份认同的深刻探讨( tǎo)。
然而,在《火之鸟:伊甸之花( huā)》中,“火之鸟”的存在感极低( dī),仅作为偶尔闪现的光影( yǐng)片段,令观众对其的出现( xiàn)不知前因后果,导致观影( yǐng)门槛被大大提高。
普通观( guān)众需要了解原著信息,才( cái)能更好地理清故事发展( zhǎn)的逻辑。
否则,在观影时可( kě)能会感到莫名其妙,无法( fǎ)完全领略这部作品的深( shēn)刻内涵。
02 改编的代价:动画( huà)与原著的差异巨大
从对( duì)“火之鸟”的处理就能看出( chū),这部动画和原著差别巨( jù)大;
特别是动画对“火之鸟( niǎo)”这一关键叙事线索和文( wén)明符号的理解不清,导致( zhì)一系列角色崩塌与剧情( qíng)割裂。
首先,动画在角色塑( sù)造上隐去了诸多背景设( shè)定。
为避免争议,动画删减( jiǎn)了罗米近亲繁衍、与外星( xīng)人混血等情节,仅保留少( shǎo)量隐喻。
取而代之的是让( ràng)罗米沉睡 1300 年,醒来后直接( jiē)收获繁荣文明,极大地弱( ruò)化了她作为文明奠基者( zhě)的坚韧形象。
原作中罗米( mǐ)抵达地球后安然去世,牧( mù)村将其尸体带回伊甸安( ān)葬,让罗米从有机物转化( huà)为无机物,得以继续在宇( yǔ)宙中存在,悲剧中带有温( wēn)情。
而电影版中,罗米未死( sǐ),回到伊甸且似乎可长生( shēng)不老,这使《火之鸟》系列关( guān)于生命流转讨论失去意( yì)义。
寇姆的角色塑造同样( yàng)存在明显偏差。
原著中,寇( kòu)姆作为罗米的混血子孙( sūn),其对罗米的帮助源于天( tiān)然的血缘纽带与对长辈( bèi)的敬爱;
动画却将他设定( dìng)为外星孩童,协助罗米的( de)动机仅停留在友情、善良( liáng)和对思乡情感的理解,性( xìng)格刻画流于表面,沦为推( tuī)动罗米返乡的工具人。
除( chú)此之外,影片对科幻伦理( lǐ)尺度的把握失衡,令观众( zhòng)难以产生深度思考。
好在( zài)动画版努力还原著重要( yào)场景,在一定程度上致敬( jìng)了手冢治虫笔下的奇思( sī)妙想,拉了些许情怀分。
如( rú)对 “伊甸 17 ”星球荒芜景象的( de)描绘,再现了原著中人类( lèi)在异星生存的艰难处境( jìng);
将寇姆用意念驱动岩石( shí)船的时刻,从原著的平面( miàn)想象转化为流光溢彩的( de)星际航行动态画面;
以及( jí)用绚丽色彩勾勒宇宙中( zhōng)暗藏危机的星球,1:1 复刻了( le)星球上有意识的泥土恐( kǒng)龙、会攻击人类的圆形石( shí)柱等神秘外星生物等等( děng)。
可惜的是,如果失去原著( zhù)的寓意支撑,这些费劲雕( diāo)琢的视觉奇观就像是没( méi)有灵魂的精致手办。
原著( zhù)中象征着无机物意识的( de) " 泥土恐龙 ",在动画里仅仅( jǐn)是对抗主角的普通障碍( ài)物;本应引发哲学思考的( de)宇宙航行,成为了走马观( guān)花式的流水账。
令动画版( bǎn)的思想深度,愈加难以与( yǔ)原著相媲美。
03 从剧集到电( diàn)影的双重失败,关键在诚( chéng)意不足
回顾手冢治虫的( de)创作生涯,其作品始终贯( guàn)穿着对科技文明与宇宙( zhòu)叙事的深刻思考。
《铁臂阿( ā)童木》通过机器人对人类( lèi)情感的追寻,叩问人工智( zhì)能时代的伦理边界;
《大都( dōu)会》以蒸汽朋克的未来城( chéng)市为背景,揭露科技进步( bù)背后的阶级压迫;
《火之鸟( niǎo)》更是将这种哲学思考推( tuī)向了终极命题 —— 在浩瀚宇( yǔ)宙中,人类文明如此渺小( xiǎo),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
这( zhè)些宏大的命题,本就难以( yǐ)在 100 分钟的电影时空中完( wán)整呈现。
何况《火之鸟:伊甸( diān)之花》既未在有限篇幅内( nèi)抓准叙事核心,也未通过( guò)艺术创新弥补改编的先( xiān)天不足,甚至暴露出了明( míng)显的敷衍痕迹。
2023 年《火之鸟( niǎo):伊甸之花》曾以 4 集的剧集( jí)形式在 Disney+ 上线时,就因碎片( piàn)化叙事与角色扁平化饱( bǎo)受诟病,这已预示着市场( chǎng)对这一版本的谨慎态度( dù)。
而 2025 年的剧场版上映,不仅( jǐn)未针对此前的问题进行( xíng)实质性修改,反而直接照( zhào)搬。
就算部分观众怀揣着( zhe)对手冢治虫的敬意走进( jìn)影院,也会在观影后发现( xiàn)影片在情节、人物塑造、主( zhǔ)题表达等方面与自己的( de)期望存在差距,令口碑和( hé)票房更加遇冷。
但实际,动( dòng)画电影在宇宙叙事方面( miàn)有着天然的优势:最不受( shòu)现实物理规则的束缚;能( néng)够以极具想象力的视觉( jué)特效;将故事中跨越时空( kōng)的宇宙场景完美呈现。
在( zài)叙事节奏上,动画电影也( yě)可采用多线并行且相互( hù)交织的结构,将不同时空( kōng)、不同文明的故事线索巧( qiǎo)妙串联;
如同宇宙中相互( hù)牵引的星系,最终汇聚到( dào)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探讨( tǎo)上,这些都是《火之鸟:伊甸( diān)之花》可以持续加强的长( zhǎng)板,但从目前使用力度上( shàng)看,仍然不够。
若未来创作( zuò)者在改编时,能够汲取经( jīng)验,秉持着对手冢治虫作( zuò)品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 zhī)心,真正用心挖掘原作精( jīng)髓。
同时,充分发挥动画电( diàn)影在宇宙叙事上的优势( shì),或许才能让《火之鸟》系列( liè)这类有关宇宙叙事的宏( hóng)大作品,在银幕上浴火重( zhòng)生。